党中央、国务院一直十分重视环境污染治理问题,国务院常务会数次讨论,多部委联合下发多份文件,推出一系列治理措施。十二五规划,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都多次阐述有关环境保护的政策和实施。环境保护的被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。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中央财政专项资金,安排100亿元对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实行以奖代补。相关部门也正在制定重点行业能效、排污强度标准,对达标企业予以激励。中央政府的相关措施出台,打出了重拳,彰显出对遏制大气污染,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生存环境问题的决心和信心。而全国范围内都将雾霾治理作为契机,我国环保产业正在进入拉动经济增长、促进转型升级的主战场和大舞台。
十二五期间,环保部将实施二氧化硫管理、氮氧化物管理等八类重点工程项目,总投资规模约3500亿元。好比:出台的《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尺度》,将除尘、脱硫尺度大幅进步。粗略估算,70%-80%除尘设备和脱硫设备需要进行改造,在未来2年半将迎来800亿元以上脱硝市场。预计十二五期间脱硫建造市场容量将超过500亿元,运营市场到2015年规模将达到328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高达50%以上。
泥土管理: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《近期泥土环境保护和综合管理工作铺排》,提出到2015年,全面摸清我国泥土环境状况,初步遏制泥土污染上升势头,力争到2020年,建成国家泥土环境保护体系,使全国泥土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。有讲演指出,目前一些地区的土地修复用度已经高达数十亿甚至数百亿元,考虑到海内人口密集的大型城市均存在房地产开发的需求,一旦市场正式启动,预计未来泥土修复的市场空间应当在千亿元以上。
水体管理:水处理工业链整体受益于我国十二五水管理和水价晋升。人多水少、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先天的劣势,而水源污染、水生态恶化则归咎于后天粗放生长与管控的失位。在无法影响水资源供应量的情况下,控制污染、保护及zui大化利用现有资源是保障供水安全的主要途径。在十二五期间,我国水处理工业投资额将达 8000亿,较十一五期间上升113%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