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荐产品
产品目录
公司动态
当前位置:首页 > 公司动态 > 第三方独立医学检验市场发展现状分析
第三方独立医学检验市场发展现状分析
点击次数:1221 更新时间:2017-09-25

日前,国家卫计委宣布在已批准的5类独立设置医疗机构类别基础上,新增5类独立设置医疗机构类别。至此,共计10类独立设置医疗机构被纳入社会投资领域。以产业视角,健康界特推出“独立医疗机构之春秋践梦”专题报道。
通过向上游供应商采购检验仪器及试剂耗材,独立医学检验中心(Independent Clinical Laboratory, ICL)利用多种检验检测技术,为下游各类医疗机构提供医学检验服务。   国内独立医学检验市场萌发于上世纪90年代。1994年,还是广州医学院下属实验室的金域检验,探索医学检验外包服务。2000年以后,迪安诊断、达安基因、艾迪康等ICL机构也相继成立。走在时代前沿的*们,如今已成为独立医学检验市场的*。   援引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,2010年我国ICL市场规模仅为12亿元,2016年达到96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为42%,发展速度极快。   2016年我国医疗机构业务收入约为26500亿元,按照检验收入占医疗机构业务收入10%的经验推算,2016年我国医学检验市场规模约为2650亿元,独立医学检验实验室渗透率(占比)约为4.5%。   如果以2016年的医疗机构业务收入为基数,比照美国35%的渗透率,我国独立医学检验市场则至少拥有928亿元的理论空间。
政策助力行业发展   相较于海外市场,我国独立医学检验中心的起步晚了半个多世纪。不过,起步后政策鼓励趋向明显,并且力度不断加大。   2009年,原卫生部出台《医学检验所基本标准(试行)》,对医学检验所的注册资金、人员配置、房屋设施等做出规定。政策利好为行业发展注入活力。2009年以后,国内独立医学检验机构数量呈现快速增长。需要注意的是,当时规定医学检验所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设置,并且只接收医疗机构提供的标本,不接诊患者。   2012年6月,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意见》,提出 “鼓励资源集约化,探索成立检查检验中心,推行检查检验结果医疗机构互认,以及后勤服务外包等。”   2013年8月,国家卫计委发布《医疗机构临床检验项目目录(2013年版)》,共包括1462项检验项目。其中,临床体液、血液专业360项,临床化学检验专业347项,临床免疫、血清学专业458项,临床微生物学专业152项,临床分子生物学及细胞遗传学专业145项。
 

联系人:杨先生
手机:18665303601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化工仪器网

推荐收藏该企业网站